欢迎访问南京审计大学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网站!
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林喜芬教授来校讲“认知偏差对刑事司法决策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9-04-17     作者/出处: 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     阅读次数: 1937

4月16日下午,应我校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诉讼法教研室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博士生导师,诉讼法与司法制度研究所所长,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社会学研究会秘书长林喜芬教授来校举办了题为“认知偏差对刑事司法决策的影响”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林喜芬教授介绍到司法领域的决策是思维加工的过程,而认知是一种思维的展现,由此引出了“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因素”这个问题。林教授以司法审判为例,介绍了法律现实主义的观点,法现实主义者认为法官在判案时不仅仅受法律和事实的影响,在事实认定和法律解释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许多案外因素影响,这就导致传统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都充满不确定,所以结果也会不确定。理想状态当然是法官在判案的时候只用证据来证明待证事实,但是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是进行自动化处理,节约大量认知资源但是容易出错;另一套理性决策的系统则会受到较多的认知因素影响。

接着,林喜芬教授说明了认知因素与法学相结合的背景在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司法决策是人的思维的产物。随后林教授详细介绍了数十种因素对刑事司法决策的影响,其中包括饮食、认知负荷、先验概率、锚定效应、后见之明等等。有研究表明在餐食之后,法官同意假释的次数会上升;案件负担越大,法官更倾向于作出更重的量刑裁判。而且陪审团一般会预先考虑证人的身份、品格等因素,再结合证人本身的预先理解和证言的理解,会形成对整个证人证言的判断;若此后的证据能进一步认证陪审团的预先判断,则会加强该证据的肯定性,此谓证成性的偏见。在司法审判中,对案件裁判定量时会将某个数值作为起始值,从而制约估测值。比如在民事侵权中,若原告提出越高的赔偿请求时,得到法院的支持力度会越大;检察官的量刑建议也会对法官的裁判产生影响。另外,当一个案件被认定为错案时,会加强法官对当时的疑点的确定。同时,林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核磁共振通过对脑电波的检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犯罪行为人的新型技术,但目前仍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最后,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副院长何邦武教授对林教授将具体认知因素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高度评价。在回答大家的疑惑时,林教授谈到从客观来说很难克服认知因素,比如检察官的量刑建议一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官的断案,甚至可能影响被告的请求。另外,林喜芬教授以佘祥林案为例,解释了证实性偏见对案件调查的影响。

本次讲座系法学一级学科学术讲座,由科研部、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监察学院和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共同举办。讲座由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副院长何邦武教授主持,诉讼法教研室张丽艳副教授、胡玉霞副教授、任凡副教授、陈苏豪博士以及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百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网站地图